您现在的位置是:解读 >>正文

漂3亿美元打水的社交王碎V国梦

解读94人已围观

简介说实话,当我看到Voice宣布停运的消息时,一点都不觉得意外。这个由EOS创始人Dan Larimer(业内人称BM)一手打造的"社交巨轮",从2019年高调启航到现在黯然退场,简直就像是一部典型的区块链创业失败案例集。一场昂贵的社交实验记得2019年那会儿,BM说要打造一个去中心化的Twitter,业内都炸开了锅。我当时采访过几个EOS社区的开发者,他们兴奋地说:"这可是区块链社交的未来!"现在... ...

说实话,当我看到Voice宣布停运的消息时,一点都不觉得意外。这个由EOS创始人Dan Larimer(业内人称BM)一手打造的"社交巨轮",从2019年高调启航到现在黯然退场,简直就像是一部典型的区块链创业失败案例集。

一场昂贵的社交实验

记得2019年那会儿,BM说要打造一个去中心化的Twitter,业内都炸开了锅。我当时采访过几个EOS社区的开发者,他们兴奋地说:"这可是区块链社交的未来!"现在看来,更像是一场烧钱的豪赌。

BM这次是真下了血本——1.5亿美元的初始投资还不够,光是买个Voice.com域名就花了3000万美元,这笔钱放在现在都能买好几个不错的初创公司了。更夸张的是,为了给Voice铺路,Block.one还花了2400万美元和美国SEC和解。我认识的几个投资人私下都说:"BM这人真是敢想敢干,就是太理想主义了点。"

转型之路越走越窄

说实话,我第一次用Voice的时候就感觉不对劲。那个用户体验,别说和Twitter比了,连Reddit都不如。我的科技记者朋友Tom试用后直摇头:"这玩意儿连我妈都不会用。"

后来2021年转型NFT平台,更像是病急乱投医。当时NFT市场已经开始退烧,Voice却想搭末班车。我在Discord里认识的一个小艺术家告诉我:"我在Voice上挂了三幅作品,半年过去了,连个询价的都没有。"

3亿美元买来的教训

看看Voice的链上数据就知道有多惨淡了——2022年5月后就基本零交易,X账号的互动更是凄凉。我认识的一个数据分析师开玩笑说:"我们家小区的业主群都比Voice活跃。"

BM后来那句"脱离科技才能给人自由"的感悟,听起来更像是给自己的失败找台阶下。想想也挺讽刺的,一个区块链大佬最后得出的结论居然是让人们远离科技。

这次Voice的失败给我的最大启示就是:在区块链行业,光有钱和理想是不够的。用户体验、市场需求、时机把握,这些传统互联网创业要考虑的因素,在Web3时代一样都不能少。BM这次算是用3亿美元给我们所有人都上了一课。

Tags:

相关文章

  • 加密市场狂欢来了!你的钱包准备好起飞了吗?

    解读

    说真的,最近的市场走势让我这个老韭菜都有点小激动。比特币稳稳站在12万美元上方,以太坊也在4300美元附近筑起了堡垒,这架势怎么看都像是要搞大事。记得上周跟几个圈内朋友喝酒时还在讨论,川普那个允许退休金入市加密货币的政策简直神来之笔。这不就是当年ETF预期的翻版吗?政策还没正式落地呢,市场就已经嗨起来了。说实话,现在的情况让我想起了2017年那次大牛市前夕的味道。不过啊,咱们也别太飘。ETH这几天... ...

    解读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USDC的冰与火之歌:困境中的稳定币巨头能否破局?

    解读

    说实话,看着USDC最近的表现,我这个老金融人都忍不住捏把汗。稳定币市场本该是一片蓝海,24/7不间断运行的区块链美元支付体系确实满足了全球跨境交易的刚需。但Circle这家公司最近的日子可不太好过,它的王牌产品USDC供应量就像坐了滑梯一样往下掉。USDC的过山车行情记得年初那会儿,USDC在以太坊上的供应量还有415亿美元呢,现在直接腰斩到230亿。这44%的跌幅让我想起了2008年金融危机时... ...

    解读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以太坊新玩法:两层质押设计能否终结Lido垄断?

    解读

    最近在以太坊圈子里有个挺有意思的现象——RocketPool、StakeWise等五家质押服务商突然抱团,签署了个"22%俱乐部"协议,承诺每家市场份额不超过22%。但你看市场老大Lido Finance,现在可是占了32%的份额,人家根本懒得搭理这个约定。这事儿让我想起去年小区物业要涨停车费,几家小业主联合抵制,结果大业主根本不在乎。问题出在哪?以太坊社区现在最担心的就是Lido这头"巨无霸"越... ...

    解读

    阅读更多